前美国职棒大联盟签约球员许桂源: 让孩子们爱上棒球,盼广东队十五运夺冠
发布时间:2025-10-29

许桂源指导小球员技术动作。

一年最多打, 都能承担

广东是国内棒球强省,队里还有在美国打过职业联赛的球员,整体队伍年轻有干劲,这些年国内棒球赛事不断增加,球员能在实战中积累经验,我觉得他们有实力冲击前三,甚至争冠军。 ——许桂源

他是中国首位通过MLB发展体系签约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(MLB)的棒球运动员。如今,他是荞华(深圳)体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,也是深圳航镁国际棒球俱乐部的“掌舵人”。从23岁中断职业生涯,到转型青训深耕深圳棒球人才培养,许桂源的每一步,都与深圳棒球的发展紧密相连。在“熊猫杯”中国慢投垒球企业联赛福田分站赛的现场,许桂源不仅讲述了自己从“替补球员” 到“职业球星”的逆袭故事,更分享了深圳棒球人才培养的成果,同时,对即将到来的十五运会广东棒球代表队寄予厚望。

逆袭之路:

从校园板凳到MLB

“2004年,我在同乐实验学校(原同乐学校)上体育课,被老师拉去打棒球,那时候家人还以为我在打网球。”作为土生土长的深圳人,许桂源与棒球的初遇充满“懵懂”。彼时深圳人对棒球的概念几乎为零,而他自己,也一度是队里“不被看好”的球员。

“前两年练球,我一直是替补中的替补,大家都说我天赋差,一年最多打五六场比赛,当时真的想过放弃。” 许桂源坦言,改变他人生轨迹的,是小学六年级时老教练王福林的一句话:“你想不想打职业棒球?”这句提问,让他第一次知道“棒球还能走职业道路”。从此,他不再需要教练监督,主动开启高强度训练,哪怕父亲始终反对——直到 2015年,19岁的许桂源签约MLB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巴尔的摩金莺队,成为中国首位该项目国际球员签约者,那一刻父亲才开始正视儿子从事的这个行业。对于大众来说,他是深圳棒球从地方热爱走向职业文化的精神象征。

原同乐学校

他的签约,更成了中国棒球的“转折点”:“签约前国内青少年棒球俱乐部不到10家,之后一下子涨到200多家。”许桂源说,原本小众的棒球,因为更多人看到“职业可能性”,开始慢慢走进大众视野,而深圳,也成了这项运动发展的“沃土”。

转型青训:

让孩子们在棒球中学会成长

2020年,23岁的许桂源正处于职业球员的巅峰期,却因个人原因无法重返美国赛场,职业生涯被迫中断。“那时候打击真的很大,感觉梦想碎了一样,一开始还每天自己训练想等机会,可时间久了,身体状态、比赛意识都跟不上了。”但这份对棒球的热爱,让他很快找到了新的方向——同年,他在深圳创立航镁国际棒球俱乐部,从“职业球员”转型“青训教练”,专注深圳棒球人才培养。2025年又创立湾城棒球发展中心。

“我的目标很明确,不是培养‘冠军机器’,而是让孩子在棒球里找到快乐,学会成长。”在许桂源的青训基地,5岁到12岁的孩子按年龄细分班级,每天下午到晚上分时段开课,不少家长从龙华、宝安、南山专程送孩子来到福田训练。他创新青训模式,将 “教育”融入运动:“我们跟学校约定,孩子成绩下降就暂停训练,所以他们会主动规划时间,平衡学业和棒球,家长们都说,孩子变得更懂纪律、更主动了。”

“棒球是‘十项全能运动’,身体敏捷度、手眼协调度、爆发力都能练到,还能教会孩子接受失败——学接球时会不断失误,这就是成长;9个人才能完成比赛,团队精神也自然养成。”许桂源说,越来越多的孩子因为棒球找到自信,“有的孩子跑不快,但是击球力量大,有的孩子个子小,但是灵活,移动速度快,接球好。”

破局发展:

降低门槛、拓宽出路,

让深圳棒球“热”起来

“家长问得最多的就是‘贵不贵’‘有没有出路’,我要做的就是打破这些顾虑。”在许桂源看来,深圳棒球要持续发展,必须让运动“亲民”且“有前景”。

在费用上,他坚持“平价化”:“长期学下来一个小时几十块钱,大部分家庭都能承担。”在出路方面,他更是给家长吃了“定心丸”:“国内不少高校都有棒球特招生,录取率相比足篮球会高一些;就业上,未来10年棒球人才稀缺,除了教练,还有体育科技、数据分析这些细分领域——棒球是数据最精密的运动,球的转速、挥臂角度都能算,这是其他运动比不了的。”

更让家长放心的是棒球的“安全性”和 “包容性”:“不用人与人冲撞,弹性球打到身上也不疼;不管高矮胖瘦,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。”许桂源说,现在他的青训中心每年能组织50-60场比赛,未来目标是让孩子一年打80-120场比赛,“比我小时候一年五六场多太多了,比赛多了,孩子才能更快成长”。

全运展望:

广东是强队,能冲前三甚至争冠

谈及即将到来的十五运会,作为“老棒球人”的许桂源充满期待,尤其看好广东棒球代表队的表现。“广东是国内棒球强省,队里还有在美国打过职业联赛的球员,整体队伍年轻有干劲,经验也够。”他坦言,广东队的优势在于“赛事多、成长快”——这些年国内棒球赛事不断增加,球员能在实战中积累经验,“我觉得他们有实力冲击前三,甚至争冠军”。

在他看来,十五运会对大湾区的棒球发展也是很好的契机:“十五运会新建了好几片顶尖棒球场,硬件上去了,未来就能承接更多高端赛事,也能让更多的深圳孩子看到职业赛场的样子,激发他们的热情。”许桂源说,“我是深圳棒球发展的见证者,也是参与者,希望能继续在这里深耕,让更多孩子因为棒球受益,也盼着广东队在十五运会上创造佳绩,让深圳棒球、中国棒球更有底气。”

从MLB赛场上的深圳少年,到青训基地里的“育苗人”,许桂源用二十余年的热爱,书写着自己与棒球的故事,也助推着深圳棒球从“小众”走向“大众”。

本版撰文 晶报记者 白帆

主办方供图